临海好味道丨杜桥凤凰山下的舌尖狂欢
摘要:千年江南长城、中华小吃之都、新荣记老家——临海,一座位于中国大陆东南的宝藏之城,不仅有着优美的自然风光、深厚的历史底蕴,更孕育了一方独特的美食文化。 古往今来,临海美食承...
千年江南长城、中华小吃之都、新荣记老家——临海,一座位于中国大陆东南的宝藏之城,不仅有着优美的自然风光、深厚的历史底蕴,更孕育了一方独特的美食文化。
古往今来,临海美食承载着无数人的记忆与情感,既是味蕾上的享受,也是难忘的乡愁,更是古城的亮丽名片,正吸引越来越多的四方宾朋前来打卡尝鲜。
当美味龙虾邂逅奋斗人生
会碰撞出何种火花?
杜桥给出了答案
杜桥龙虾:总有同甘共苦的爱情
清明过后,杜桥的龙虾就陆陆续续上市。六月份达到巅峰。到了那时候,凤凰山下一条街,煮熟的龙虾像一群红袍小将,迎着晚风准时揭竿而起。它们的红壳在霓虹灯下泛着亮光,刺激着大众的食欲。整条街的空气都在沸腾,裹挟着八角茴香的宣言。
杜桥的老饕们总说,龙虾这玩意儿必须活得像员猛将——下锅前要是不张牙舞爪,就失了魂。后厨的水池里经常发生“暴动”,戴橡胶手套的伙计们像镇压叛军的宪兵,抄起钢丝刷就往铁甲上招呼。每一次屠杀,都有一两只幸存下来,躲在下水道等待雨季的来临。
展开剩余77%早期做龙虾的店家都要抽虾线。那时大家都嫌虾线脏。这活儿抽完,龙虾就软塌塌地失了气节。烧熟后,虾肉也散了,失去了弹性,吃起来感觉不怎么新鲜。后来的食客讲究体验感,宁可不抽虾线,等烧熟后自己动手剔肠泥,也要保全那口紧实、Q弹的虾肉。
龙虾大体有五种做法,红烧、十三香、蒜蓉、清蒸、冰镇。最妙的是红烧派。我做之前要先剪掉虾头的帽尖位置,将黑乎乎的腺体冲洗干净。这样汤汁也容易渗透进去。不然即使煮好久,龙虾肉还是寡淡无味的。当然红烧前要先油炸。这样肉质会更加紧致。热开油,放入大蒜、生姜、豆瓣酱,再倒入油炸好的龙虾,老抽生抽淋上,猛炒五分钟,最后倒入两三瓶啤酒焖煮,就像举办一场热闹的婚礼。
冰镇龙虾最考验功力,讲究一个耐心。非得用十年陈花雕伺候,加入柠檬,让龙虾醉醺醺地躺在碎冰上。
清蒸派则讲究原汁原味,姜片和葱段就是全部底色。水质不好培养出来的龙虾,无法通过清蒸的考验。我一个朋友有一道秘方,那就是在清蒸龙虾前,在一洗脸盆水里,加一袋食盐,一碗白醋,给龙虾泡半小时澡。那样即使从泥塘里捞来的龙虾,也能吃出鲜甜味。
至于十三香、蒜蓉,简直是场香料暴动,花椒、桂皮、草果一起登场。好吃是好吃,但做法就是有点懒散。
杜桥最著名的龙虾排档是嫂子龙虾。老板朱东君戴副黑框眼镜,颠勺的动作像在画函数图像。老朱说他38岁前都在做眼镜。后来因为帮人担保受到牵连,工厂倒闭了,走投无路之下带上老婆通宵营业卖龙虾。
他的老婆是个侠女,在他一无所有的时候和他在一起。两人一起养过猪、卖过眼镜、办过厂。一路走来风风雨雨。没享受过几天好日子。
店名叫“嫂子龙虾”,就是因为他的老婆。
有天凌晨三点,我看见他老婆还蹲在饭店门口刷虾肚。龙虾洗了一桶又一桶,直到把龙虾刷得很干净。当初厂倒闭了,讨债者如云,很多人劝她和丈夫逃亡,她拒绝了,坚持要靠卖龙虾还债。无数个日日夜夜,龙虾做出一桌又一桌。她熬白了头发,却赢得了社会的尊重。
“人要是被抽了脊梁骨,就没法立足。龙虾要是被抽了虾线,肉就散了。”她也坚持不抽虾线。那种向死而生的拧巴劲儿,恰如盐碱地里冒出的野芦苇。
有时,我觉得每只龙虾都是西西弗斯,明知要赴汤蹈火,仍把钳子挥向滚烫的命运。而老朱的眼镜片上,永远留着油渍,像两枚抵抗命运的勋章。
如今凤凰山的龙虾季,就像一部永不落幕的大戏。食客们咀嚼着甲壳类动物,听着一家家老板娘诉说着她们的奋斗史。每家店,都有说不完的爱情故事。
打烊后的街头,满地虾壳在月光下泛着珍珠贝的光泽。清洁工扫帚划过地面时,我听见细碎的响动,恍如十万红甲战士集结时的铠甲声。
《临海好味道》
征文活动还在继续
如果你也有令人
回味无穷的佳肴故事
欢迎来投稿!
邮箱:lh85310671@163.com
活动详情请戳↓
发布于:北京市